联系方式
传真:
联系人:曾老师
手机:13769171698
地址:昆明市金马碧鸡金碧商场广场B4区
协会位置
点击查看大图
协会动态
学员心得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学员心得 >> 太极拳与外家拳内外有...学员心得
太极拳与外家拳内外有别

    初学太极拳,应当首先弄清楚太极拳与其他拳法的不同之处。这一点非常重要,否则,一开始就容易走上错误的路。 

    以外家拳和太极拳相比较,列表于后。

除了表中这些不同之外,其他不同的内容还很多。总之,两者相比,一切都相反。在我初学拳的时候,这些不同而又相反的规律,曾引起我极大的兴趣。

有的练外家拳的,为了“所向无敌”,天天到公园里用手臂去撞击树于:或者电杆,日子久了,手上的神经麻木,确实可以达到比一般人的手臂更不怕痛的特殊效果,有些青年还因此自豪。我很疑心这种练法对身体是不是有益,是不是符合科学。因为练这种功夫的人,一辈子也未必能遇到一个真正的敌人,可以去施展他的铁臂,而他自己确实是挨了一辈子的“打”了。据练过这种功夫的老年人说,只要停止练习,功夫也就退了。可见必须天天忍痛,损失多多,才能保持这种功夫。

外家拳

太极拳

动作速度快,快慢不均,有间断

动作慢,速度相等,无间断

动作以走直线为主

动作以走曲线为主

用力大

用力小

呼吸不匀而急促

呼吸匀缓深长,练完还有不喘

一手一式,思想在目的,思想外驰

思想在自身的松柔中,或守丹田,或凝神满照全身,思想内守

多横眉怒目,精神外露

神态安闲,精神含藏不露

多为手或足的局部动作

全身完整,一动全身俱动

是明劲(外劲)、硬劲、断劲

是暗劲(内劲)、柔劲、劲不断

思想较片面,偏于主观

思想要求全面,比较客观。推手、散手则完全按客观情况应敌

以外壮胫骨皮为主

形气神并练,最后以炼神为主

练太极拳是绝对不主张也没有这种苦行僧似的练法的。太极拳的功夫与健身的效果,都是在松柔中自然增长起来的。练到了某种程度,既是停功不练,功夫也不会退转。

太极拳家郑曼青就曾说过:“外家拳多以身殉技,内家拳是以技养身。”从上述的列子来说,恐怕是有些道理。

武术界向来有“内练一口气,外练筋骨皮”这样的老话,这就简单地说清除了内家拳和外家拳的不同。它们的目的不同,锻炼的方法也因之而异了。

就全国来说,拳种之多,至少也不下数百种,但均可分属于内、外两家,不偏于内,几篇与外。

外家拳多刚劲有力,动作勇猛,且多弹跳和高难度动作,看起来龙腾虎跃,精彩受看,很多年青人喜爱。

内家拳以太极拳,八卦掌、形意拳等是为有名的。以松柔和全身完整之劲见长,都偏重于内气的锻炼(也就是偏重于气功的武术),健身的效果最为明显。很多拳师在在青年时代,内外两家都连,到了中年以后,都只练内家拳了。因为凡用力的事,必然耗气,也就是练外家拳,对体力的消耗太大,对年纪稍大的人很明显地不容易适应,于养生不利。所以,有经验的外家拳老师在教拳的同时,一定还教给学生一种气功,用以充实内脏、赔补耗损、强壮体魄,因此向来就有“学打不学功(气功)到老一场空”的说法。但练气功之一强身为目的,且是在身内做工夫,与青年人好动、好向身外追求的习惯相矛盾,容易感到枯燥乏味,不如练拳有趣,很多青年就不大重视。这是值得特别注意的。

内家拳虽练体与氧气、养神并重,但到了功夫较深的时候,则是养终于练,对精神的储备多,消耗少,更有利于祛病延年。

为了说明问题,客观地比较了太极拳和外家拳的不同。就拳理说,太极拳自有它高深与细致的地方,正因为这样,它也就特别难学,短期内不可能达到自有运用的程度;不遇名师,还很难入门;有成就的,向来也数不多。外家拳各关节用力的次序与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力的次序相同,因而比较容易如手,也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绩,能较快地达到可以竞技的程度。太极拳未到自由运用的程度,是不能和外家拳抗衡的。

急于求成的人,去学外家拳,见效快些。想研究太极拳的,先的问问自己是否有恒心?思想方法是否细致、客观?还得知道三五年功夫是不会有什么了不得的。

太极拳是一辈子的事。

↑上一篇:练功夫要以质量为重
↓下一篇:太极真传一张纸
相关文章